-
① 由于过分疼爱孩子,父母经常过多地为孩子提供食物,而孩子在被动地吃的过程中,获得被疼爱的心理满足,由此可产生对食物的更大需求。
② 家长常以食物作为奖励品,时间一长,孩子每有进步,便会主动提出吃的要求。
③ 许多父母对食物的作用有偏见,认为只有多吃才能身体好,因而软硬兼施,迫使孩子多吃东西,这样会使孩子形成“多吃强壮”的错误认识。 -
孩子的生理需求是多方面的,与满足其他要求相比,他们对食物的需求具有容易满足、易于操纵的特点。于是,当孩子在其他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下,便会用食物来取代,其产生的心理作用往往是父母难以觉察的。有这样一个实验:让年龄、体重相等的一组独生子女与一组非独生子女生活在一起,控制副食供给。结果发现,头两天中,非独生子女的主食量大大超过独生子女。后来,专家让两组儿童的父母专门照顾他们,他们的饭量就慢慢接近了。这表明孩子在缺少关怀的情况下,只能用多食来补充情感需求。如果孩子的认知要求得不到满足,也会引起紧张,从而诱发多食症。当孩子提问时,不少父母动辄就说“不知道”,或者呵斥孩子,却没有意识到孩子会为了消除“不知道”引起的不安而一个劲儿地吃东西。另外,那些缺少玩具和游戏的孩子对食物的需求量也较大。
-
当孩子遇到挫折后,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反应,且常与多食有关,最常见的是倒退行为。孩子在受挫折后,常表现出大大低于自身年龄的幼稚行为。孩子的需求像一座宝塔,食物需求处在塔的最低层,最容易得到满足,所以在其他高级需求受挫折后,就容易回归到对食物的需求上。
-
还有一种是把食物作为间接攻击的目标。孩子在受挫后,往往不会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构成挫折的事物,而是寻找其他发泄途径。由于食物是最容易得到的东西,多吃东西不会被阻拦,因此孩子常以多食来发泄心中的不满。而另一种表现则是以获取食物作为自我防卫手段。如父母不准孩子玩水、玩火或单独外出,孩子在接受这些要求时,往往提出要某些食物作交换条件,而父母又最容易答应。孩子在获得食物后,心理上会有所平衡。
孩子贪吃的原因
发布时间:2016-10-22 19:47:10 作者:红小豆
孩子贪吃的诱因主要是心理因素,而这些心理因素大多是教养不当造成的。孩子对食物的喜爱似乎生来“贪得无厌”,但在许多情况下,却是父母出于疼爱,使孩子被动地、甚至被迫地接受了许多食物,从而强化了孩子的多食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