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人体内的所有细胞都需要水分,血液循环、消化系统或是其他的化学作用都需要靠水才能完成。饮水不足,会造成代谢缓慢,阻碍体内废物的排出,影响细胞的洁净和更新。水对人体的作用非常重要,以水来调动身体的废物清理系统,清除废物,排出毒素,促进健康,因此,我们每个人都要会正确饮水、补充水。那么,怎样饮水才有助于健康?
-
(1)主动饮水
要学会主动饮水。口渴思饮是一种被动方式。口不渴时也要饮水,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。口渴感的产生,是人体水分失去平衡、细胞脱水已到一定程度时,中枢神经发出的要求补水的信号。待到口渴时,体内细胞干燥缺水已多时了。体内缺水,除了影响排毒外,还会引发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不良后果,危害是不言而喻的。主动饮水则要求在口渴出现前就饮水。把每天的摄水量从早到晚分开来喝。饮水次数增多,即使每次饮水量很少,但全天仍会摄入充足的水。这样既不会出现缺水,也不会因解除口渴而暴饮,使体内调整系统始终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中。 -
(2)早上起床要补水
早上起床要补水,身体可能会有些许脱水的状况,因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补充水分,此时,最好先空腹饮下一杯水(约500~600毫升),让身体开始重新运作。晨起喝水不仅可以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,洗涤已经排空的肠胃,还能够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,这对中老年人尤为重要。这是因为,晨起饮水,水会迅速被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,从而有效增加血溶量,稀释血液,降低血黏稠度,促进血液循环,此外,还能起到湿润肠道、软化大便、防治便秘之功效。长期保持这一良好习惯,既可有效补充生理性失水造成的水分不足,又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,加快血液循环,促进粪便、尿液等代谢废物快速排出,对预防脑梗阻、脑血栓、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,以及防治泌尿系统结石、尿路感染等病症,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 -
(3)早、中、晚三餐前应喝一定量的水
食物消化要靠消化器官的消化液(唾液、胃液、胆汁、胰腺液、肠液)来完成,这就需要足够的水分。餐前空腹喝水,水在胃内只停留2、3分钟便进入小肠并被吸收进血液,约一小时便可补充到全身组织细胞。因此,餐前喝水有增食欲、助消化、促吸收的作用。 -
(4)进餐时喝一定量的汤水
有助于食物溶解和在胃内的初步消化,并有利于其在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。如果餐前、餐时不补充适量水分,餐后胃液大量分泌而消耗过多体液,势必会引起口渴。这时再喝水,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,并增加心、肾等脏器的负担。 -
(5)中老年肥胖者更要注意早晚饮水
我们鼓励中老年人早晚多饮水是从其生理特点、健康状况考虑的。中老年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。由于肾动脉硬化,夜尿增多,担心影响夜间睡眠,晚上往往不敢饮水。多数也没有早晨饮水的习惯。
夜间睡眠,机体代谢率最低,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,心跳次数减少,心脏收缩力量减弱,血流变得缓慢。加上中老年人的心脏血管固有的病理性改变,会进一步加重中老年人的组织器官缺血。经过一夜睡眠,体内含水量下降,机体处在缺水状态,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。早晚饮入足量的水,会使血液稀释,血管扩张,改善组织的血液灌注,会有效地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加重。
开始增加晚上饮水量时,夜尿次数会有所增多。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,机体的调整系统会改变这种状况,使得小便次数减少,每次尿量增多。专家建议,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可以降低血黏度,维持血流通畅,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脑血栓的形成。
健康法则:要会正确饮水、补充水。
发布时间:2017-03-28 19:42:31 作者:红小豆
水,是生命之源。水是身体的“清道夫”。有人把水比作人体的“内洗涤剂”。我们每天用水洗涤体表的尘垢,使身体保持清洁卫生,这些都已成为习惯和常识。殊不知,我们人体内环境,更需要用水进行“内洗涤”,只有身体的细胞内外均保持清洁卫生,人体才能健康,才能抵御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