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1.辣椒的好处
辣椒含有辣椒素(香美兰胺),可刺激舌尖、口腔黏膜和神经末梢,通过大脑反射,促进唾液分泌,有利消化食物,并使人感到轻松、兴奋。吃辣椒也会增加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。由于消化液含内啡肽,不仅可帮助食物的消化,而且能加强胃肠道蠕动。绝大多数辛辣食物属湿热性质,能促进血液循环,使气血运行更好,脏腑得到适当滋养和推动。每100g辣椒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198mg,维生素B2、胡萝卜素及钙、铁等营养素含量也很丰富。吃辣椒可以提高免疫功能,寒冷的冬天适当地吃辣可以促进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,防止毛细血管破裂,延缓衰老。 -
2.对辣椒的错误认识
(1)吃辣椒可开胃:其实,过度吃辣,只会破坏神经末梢的感觉,久而久之,使胃肠黏膜损伤,引起慢性炎症,出现呕吐、痉挛、疼痛及腹泻等症状。
(2)辣椒可减肥:此说法尚无科学依据。辣椒能使皮肤发红、发热,起到加快局部代谢作用,但效果不能持久,自然达不到减肥功效。
(3)吃辣可防癌:这种提法也不绝对正确。虽然辣椒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,可能杀灭致癌物,但目前还没有找到具体的科学证据。相反,口腔癌的癌前病变———口腔白斑,正是因为人喜欢吃烫、辣食物导致。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告诫我们,吃辣要适可而止。 -
3.哪些人不宜吃辣椒?
(1)心脑血管病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:因为辣椒素使循环血量剧增,心率加快、心动过速,短期内大量食用,可致急性心力衰竭、心脏性猝死。即使没发生意外,也会妨碍原有的心脑血管病及肺内病变的康复。
(2)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食管炎患者:由于辣椒素的刺激,使消化道黏膜充血、水肿、糜烂,胃肠蠕动剧增,也会影响消化功能的恢复。
(3)慢性胆囊炎、胆石症、慢性胰腺炎患者:辣椒素的刺激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,胆囊收缩,胆道口括约肌痉挛,造成胆汁排出困难,从而诱发胆囊炎、胆绞痛及胰腺炎。
(4)痔疮患者:辣椒素的刺激可使静脉充血水肿,加重痔疮,甚至形成肛门脓肿。另外,辣椒又可加重便秘,使痔疮变重。
(5)红眼病、角膜炎患者:从中医角度讲辣椒易上火,会加重病情。
(6)孕产妇:辣椒可致口舌生疮、粪便干燥,并可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。
(7)肾脏病患者:辣椒素通过肾脏排泄,有损肾实质细胞,严重者可引起肾功能改变。
(8)甲状腺功能亢进症(甲亢)患者:甲亢患者本身就心率快,食用辣椒后会加速心率,症状更明显。
(9)皮炎和其他皮肤病患者:食后可加重病变。
(10)体形偏瘦(瘦人):瘦人常有咽干、口苦、烦躁易怒等表现,如果食用辣椒,会加重上述表现。
(11)正在服用中药的人:食用辣椒素会影响疗效。另外,即使是正常人也不宜长期食用辣椒。据资料显示,在食管癌、胃癌患者中,长期食用辣椒的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。 -
为什么吃法不同会营养迥异?
同样的食物因做法不同,其营养的吸收率和消化率也会产生差别。例如,煮鸡蛋的消化和营养吸收率为100%,炒蛋为97%,嫩炸为98%,老炸为81.1%,用开水或牛奶冲蛋为92.5%,生吃为30%耀50%。可见,煮鸡蛋是最佳吃法,但要注意细嚼慢咽。不过,对儿童和老年人来说,还是蒸蛋羹、蛋花汤最适合,因为这两种做法易使蛋白质分解,容易消化吸收。可见,吃饭看似简单,实际上需要讲究科学。

吃辣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!
发布时间:2017-07-13 22:49:36 作者:红小豆
现在社会上正流行“吃辣风”,麻辣火锅、麻辣烧烤及“麻辣烫”等到处可见,甚至深入家庭。不少人吃任何菜都佐以辣椒,几乎到了“无辣不成席”的地步;有人认为辣椒开胃,还有人说吃辣可以减肥、美容、祛寒除湿;甚至还搞起了吃辣椒比赛。这是不应提倡的。尽管辣椒有种种益处,但并非人人适宜,要适可而止,因为辣椒吃得过多,对健康有害,甚至危及生命。